我们的家园丨助推畜牧业转型升级 “红原模式”让高原牦牛“牛”起来
时间:2023-08-10 10:11:55 来源:人民网作者:周静圆
唐日合作社牧草茂密。人民网 周静圆摄
(资料图片)
唐日合作社里养殖的牦牛。人民网 周静圆摄
唐日合作社里养殖的牦牛。人民网 周静圆摄
唐日合作社。人民网 周静圆摄
唐日合作社里养殖的羊。人民网 周静圆摄
唐日合作社附近,蓝天白天、绿草如茵。人民网 周静圆摄
阳光明媚的8月,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红原县的红原草原绿意盎然,牛羊如珍珠般散落在草原各处。
近日,“我们的家园”网络主题活动采访团来到红原县瓦切镇唐日村的唐日合作社,了解当地推进畜牧业转型升级的“红原模式”。
走进唐日合作社,青绿的牧草随风摇曳,膘肥体壮的黑色牦牛在圈舍外享受阳光。“红原县是阿坝唯一一个高寒纯牧区县,这里草原辽阔、水草丰茂,草质资源丰富,养殖牦牛是群众主要的收入来源。”红原县瓦切镇党委书记罗乐介绍道。
近年来,在生态保护、产业转型升级等政策和群众需求的推动下,红原县探索畜牧业转型升级新模式,其中2010年成立的唐日合作社就是一个鲜活的案例。
罗乐表示,唐日合作社探索构建了“龙头企业+合作社+农(牧)户”的“抱团发展”模式,通过龙头企业提供技术管理、饲料及喂养、市场营销,合作社提供养殖设施和集体草场,牧户提供适龄健康牦牛的机制实现三方合作。
“现在这样的产业经营联结机制,可以节约人力物力、降低成本、提高效率,还有利于预防牲畜疾病,比自家封闭式养殖风险降低了很多。”唐日村村民说。
自唐日合作社成立以来,通过建立基地、畜种改良、分区轮牧、冬季补饲的科学饲养模式,既有效提高了牲畜生产能力,又不断带动本地农牧民、村集体经济创收增收。“合作社现有草场6080亩,其中天然放牧草场2000亩,人工饲草基地4080亩,全社共有社员121户。2022年实现总收入60余万元,辐射带动本地农牧户1300户。”罗乐说。
除了提高经济效益,合作社的生产方式在生态上也发挥着重要作用。唐日合作社的寄养模式转变了传统的放牧方式,降低了对天然草场的依赖,提高草地承载力,优化草场轮牧,实现草畜平衡,牧民与草原和谐共生。
如今,红原县一条条宽阔平坦的马路纵横交错,一排排规划整齐的牧民定居房和牲畜暖棚交相辉映,群众洋溢着喜悦的笑脸映衬了当地畜牧业强劲发展的好图景。
相关链接:
我们的家园|走进四川唐克镇白河社区 了解特色致富路
我们的家园|万亩油菜花盛开 铺就美丽乡村画卷
余下全文
标签:
最新文章推荐
- 陕西7名核酸检测阳性外省游客活动轨迹公布
- 万人说新疆 | 棉花朵朵赛白云,阿克苏美出新高度!
- 万人说新疆 | 孙芳红:我在新疆每天过得很充实也很快乐
- 万人说新疆 | 棉农阿卜来提开心地笑了
- 万人说新疆 | 阿迪力的棉花合作社年入300万
- 四川乐山犍为县发生4.3级地震 无人员伤亡
- 西安全面开展排查管控 目前20481人核酸检测结果均阴性
- 陕西7名核检阳性者为一旅行团同行人员 活动轨迹公布
- 西安交大举行2021级本科生迎新会 校长:学习是主动作为之事
- 【母亲河畔的中国】黄河岸边的这个村庄如何打好旅游服务牌?
X 关闭
资讯中心

2022-08-17
2021-10-18

2021-10-18

2021-10-18
X 关闭
热点资讯
-
1
我们的家园丨助推畜牧业转型升级 “红原模式”让高原牦牛“牛”起来
-
2
恒而达:8月9日获融资买入136.05万元
-
3
人民日报看青海|全球大气本底与青藏高原大数据应用中心科创平台成立
-
4
卫生间漏水怎么根治?卫生间漏水维修多少费用?
-
5
国寿鸿丰b两全保险(分红型)(国寿鸿丰)
-
6
迪马:意甲升班马弗洛西诺内希望租借苏莱,尤文想要直接出售球员
-
7
上海丁丁地图公交换乘查询线路查询_丁丁地图上海公交查询
-
8
综合板块8月9日跌1.13%,*ST园城领跌,主力资金净流出8534.36万元
-
9
力合微:公司相关芯片产品通过SunSpec标准认证
-
10
普元信息董监高刘亚东2023年08月04日减持500,000股,套现1394.00万元
-
11
悦达起亚2023暑期夏令营火热开营
-
12
上杆子不是买卖啥意思 上赶着不是买卖
-
13
舟山渔民浮码头围拍海狮,为什么群居动物孤零零出现? 专家说,是“漫游个体”
-
14
北京特大暴雨已致33人遇难、18人失踪
-
15
用1元薪水创造16元净利,东方财富独享天花板溢价秘密在这里?(下)
-
16
被散户逼空,对冲基金传奇Dan Loeb也“投降”了
-
17
李凯尔发博:一同经受磨砺!中国加油!
-
18
上市车企陆续披露7月经营数据,新能源车产销哪家强?
-
19
美联储称将对银行涉及加密货币活动加强监管
-
20
中国移动客服密码查询是多少(中国移动客服密码查询)